發布日期:2022-04-18 點擊率:90
簡介
近幾年來,USB已經從用于鼠標、鍵盤和其它電腦配件的簡單低速外設總線,發展為一種能夠滿足高要求應用方案的總線選擇,這其中就包括了數據采集 (data acquisition,簡稱DAQ)應用。一份最近由Sensors雜志做的網上調查顯示,相比于其它總線,工程師們更傾向于在他們的下一個數據采集應 用中使用USB總線。
隨著USB總線的廣泛應用,許多數據采集公司都開始致力于縮小USB與諸如PCI和PXI等嵌入式DAQ設備間的性能差距。NI公司剛剛發布的 CompactDAQ平臺就是一個例證。CompactDAQ平臺采用模塊化的設計,使得工程師們可以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模塊來構建他們的測試系統,并滿足 他們的測試需求。通過將高速USB標準、全新半導體技術,以及NI靈活、高效的軟件平臺和專利的信號流技術相結合,CompactDAQ平臺不但具有卓越 的性能,并且簡單易用,使其成為便攜式測試和控制應用的理想選擇。
在評價USB數據采集設備性能的時候,需要著重考慮兩種主要的性能表現:一是把采集到的大量緩沖數據傳輸到PC機的存儲器中的能力,二是對于較低速 物理過程實施單點控制的能力。下文將主要闡述NI的專利技術如何達到這些性能要求,并且還將給出應用實例來介紹如何發揮新型NI CompactDAQ平臺在高性能和易用性方面的優勢。
信號流技術(Signal-streaming Technology)
NI公司專利的信號流技術通過下列方法,來滿足上述兩項任務的性能要求:
l 把部分驅動程序下移到設備級,以盡可能減少USB總線上的控制通信流量。
l 在設備內部實現數據采集和USB總線兩部分間的DMA傳輸,以確保主機可以隨時調用所需數據。
這種新型的信號流技術最大限度地改善了USB總線的總吞吐量,并且優化了設備對應用程序的響應靈敏度。
USB構架和傳輸機制: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項技術,這里有必要來回顧一下USB總線的傳輸機制。圖1給出了數據采集設備中,USB數據傳輸的相關部件的高層示意圖。
圖表1:使用USB電纜來簡化電腦與設備間的數據傳輸
在USB通信中,數據傳輸總是由USB主機端(由圖1結構中的PC機所表示)發起的。應用軟件(如NI LabVIEW和NI-DAQmx等)通過將輸入/輸出請求包(I/O request packets,IRP)排隊來請求自設備端的數據傳輸。這些請求被傳遞給USB驅動程序,后者把他們分成包。這些包被傳遞給USB主控制器,由其發送給 設備。USB主控制器是用于控制PC機的USB總線通信的硬件。每傳輸一個包,就要在PC機與設備間進行一次交互。圖2顯示了USB輸入和輸出交互實例。
圖2 USB主機端通過輸入令牌后接數據和握手包來發起交互
在每次交互中,主控制器以令牌包為開始發起數據傳輸。這個令牌包提供了目標設備的地址、數據的流向和設備上特定的數據源地址。這個特定的數據源被稱 為USB終端。在數據采集設備中,USB終端包括模擬信號輸入、模擬信號輸出和數字信號輸入。在令牌包后面,如果數據是可用的,那么設備會響應并發送數據 包,最后主機發送一個握手包來結束交互。
當交互由于傳輸錯誤、數據無法獲取或者設備沒有準備好而失敗時,主機會把此次交互重新安排到下一個可用的時間段。這些重新安排要盡量減到最小限度, 因為他們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數據傳輸延時。NI公司的信號流技術在設備的數據采集和USB總線部分之間實現了高速數據通道,將這些重試的發生次數減小到最低 限度。
信號流綜述
按照慣例來說,設備上的控制器負責處理數據采集或者輸入/輸出端部分與USB接口間的數據傳輸。這種傳統的中斷驅動式方法會導致了主要的延時,并且 會降低響應靈敏性和設備性能。NI公司的信號流技術使用設備上連接USB接口和數據采集接口的DMA通道來進行傳輸,以取代傳統的方法(如圖3所示)。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