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54
隨機存取存儲器(英語:Random Access Memory,縮寫:RAM),也叫主存,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它可以隨時讀寫(刷新時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介質。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地址寫入(存入)或讀出(取出)信息。它與ROM的最大區別是數據的易失性,即一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RAM在計算機和數字系統中用來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
存儲器是數字系統中用以存儲大量信息的設備或部件,是計算機和數字設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儲器可分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隨機存取存儲器(RAM)既可向指定單元存入信息又可從指定單元讀出信息。任何RAM中存儲的信息在斷電后均會丟失,所以RAM是易失性存儲器。ROM為只讀存儲器,除了固定存儲數據、表格、固化程序外,在組合邏輯電路中也有著廣泛用途。
RAM由存儲矩陣、地址譯碼器、讀/寫控制器、輸入/輸出、片選控制等幾部分組成。(1)存儲矩陣。如圖所示,RAM的核心部分是一個寄存器矩陣,用來存儲信息,稱為存儲矩陣。 (2)地址譯碼器。地址譯碼器的作用是將寄存器地址所對應的二進制數譯成有效的行選信號和列選信號,從而選中該存儲單元。 (3)讀/寫控制器。訪問RAM時,對被選中的寄存器進行讀操作還是進行寫操作,是通過讀寫信號來進行控制的。讀操作時,被選中單元的數據經數據線、輸入/輸出線傳送給CPU(中央處理單元);寫操作時,CPU將數據經輸入/輸岀線、數據線存入被選中單元。 (4)輸入/輸出。RAM通過輸入/輸岀端與計算機的CPU交換數據,讀出時它是輸岀端,寫入時它是輸入端,一線兩用。由讀/寫控制線控制。輸入/輸出端數據線的條數,與一個地址中所對應的寄存器位數相同,也有的RAM芯片的輸入/輸出端是分開的。通常RAM的輸出端都具有集電極開路或三態輸出結構。 (5)片選控制。由于受RAM的集成度限制。一臺計算機的存儲器系統往往由許多RAM組合而成。CPU訪問存儲器時,一次只能訪問RAM中的某一片(或幾片),即存儲器中只有一片(或幾片)RAM中的一個地址接受CPU訪問,與其交換信息,而其他片RAM與CPU不發生聯系,片選就是用來實現這種控制的。通常一片RAM有一根或幾根片選線,當某一片的片選線接入有效電平時,該片被選中,地址譯碼器的輸出信號控制該片某個地址的寄存器與CPU接通;當片選線接入無效電平時,則該片與CPU之間處于斷開狀態。
在計算機中,RAM 、ROM都是數據存儲器。RAM 是隨機存取存儲器,它的特點是易揮發性,即掉電失憶。ROM 通常指固化存儲器(一次寫入,反復讀取),它的特點與RAM 相反。舉個例子來說也就是,如果突然停電或者沒有保存就關閉了文件,那么ROM可以隨機保存之前沒有儲存的文件但是RAM會使之前沒有保存的文件消失。
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于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盤,像硬盤,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賴于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內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并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于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晶圓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