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工業電子產品 > 無源元器件 > 晶體管

      類型分類:
      科普知識
      數據分類:
      晶體管

      晶體管概述

      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109

      晶體管(transistor)是一種固體半導體器件(包括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晶閘管等,有時特指雙極型器件),具有檢波、整流、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制等多種功能。晶體管作為一種可變電流開關,能夠基于輸入電壓控制輸出電流。與普通機械開關(如Relay、switch)不同,晶體管利用電信號來控制自身的開合,所以開關速度可以非常快,實驗室中的切換速度可達100GHz以上。2016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將現有的最精尖的晶體管制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完成了計算技術界的一大突破。

      嚴格意義上講,晶體管泛指一切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的單一元件,包括各種半導體材料制成的二極管(二端子)、三極管、場效應管、晶閘管(后三者均為三端子)等。晶體管有時多指晶體三極管。三端子晶體管主要分為兩大類:雙極性晶體管(BJT)和場效應晶體管(FET,單極性)。晶體管有三個極(端子);雙極性晶體管的三個極(端子),分別是由N型、P型半導體組成的發射極(Emitter)、基極(base) 和集電極(Collector);場效應晶體管的三個極(端子),分別是源極(Source)、柵極(Gate)和漏極(Drain)。晶體管因為有三個電極,所以也有三種的使用方式,分別是發射極接地(又稱共射放大、CE組態)、基極接地(又稱共基放大、CB組態)和集電極接地(又稱共集放大、CC組態、發射極隨耦器)。

      晶體管是一種半導體器件,放大器或電控開關常用。晶體管是規范操作電腦,手機,和所有其他現代電子電路的基本構建塊。由于其響應速度快,準確性高,晶體管可用于各種各樣的數字和模擬功能,包括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制和振蕩器。晶體管可獨立包裝或在一個非常小的的區域,可容納一億或更多的晶體管集成電路的一部分。

      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制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晶體管。晶體管的問世,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晶體管出現后,人們就能用一個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晶體管的發明又為后來集成電路的誕生吹響了號角。20世紀最初的10年,通信系統已開始應用半導體材料。20世紀上半葉,在無線電愛好者中廣泛流行的礦石收音機,就采用礦石這種半導體材料進行檢波。半導體的電學特性也在電話系統中得到了應用。晶體管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當時工程師利蓮費爾德就已經取得一種晶體管的專利。但是,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制造這種器件的材料達不到足夠的純度,而使這種晶體管無法制造出來。由于電子管處理高頻信號的效果不理想,人們就設法改進礦石收音機中所用的礦石觸須式檢波器。在這種檢波器里,有一根與礦石(半導體)表面相接觸的金屬絲(像頭發一樣細且能形成檢波接點),它既能讓信號電流沿一個方向流動,又能阻止信號電流朝相反方向流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貝爾實驗室在尋找比早期使用的方鉛礦晶體性能更好的檢波材料時,發現摻有某種極微量雜質的鍺晶體的性能不僅優于礦石晶體,而且在某些方面比電子管整流器還要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實驗室在有關硅和鍺材料的制造和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這就為晶體管的發明奠定了基礎。為了克服電子管的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貝爾實驗室加緊了對固體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肖克萊等人決定集中研究硅、鍺等半導體材料,探討用半導體材料制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1945年秋天,貝爾實驗室成立了以肖克萊為首的半導體研究小組,成員有布拉頓、巴丁等人。布拉頓早在1929年就開始在這個實驗室工作,長期從事半導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和觀察,逐步認識到半導體中電流放大效應產生的原因。布拉頓發現,在鍺片的底面接上電極,在另一面插上細針并通上電流,然后讓另一根細針盡量靠近它,并通上微弱的電流,這樣就會使原來的電流產生很大的變化。微弱電流少量的變化,會對另外的電流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就是“放大”作用。布拉頓等人,還想出有效的辦法,來實現這種放大效應。

      他們在發射極和基極之間輸入一個弱信號,在集電極和基極之間的輸出端,就放大為一個強信號了。在現代電子產品中,上述晶體三極管的放大效應得到廣泛的應用。巴丁和布拉頓最初制成的固體器件的放大倍數為50左右。不久之后,他們利用兩個靠得很近(相距0.05毫米)的觸須接點,來代替金箔接點,制造了“點接觸型晶體管”。1947年12月,這個世界上最早的實用半導體器件終于問世了,在首次試驗時,它能把音頻信號放大100倍,它的外形比火柴棍短,但要粗一些。在為這種器件命名時,布拉頓想到它的電阻變換特性,即它是靠一種從“低電阻輸入”到“高電阻輸出”的轉移電流來工作的,于是取名為trans-resistor(轉換電阻),后來縮寫為transistor,中文譯名就是晶體管。由于點接觸型晶體管制造工藝復雜,致使許多產品出現故障,它還存在噪聲大、在功率大時難于控制、適用范圍窄等缺點。為了克服這些缺點,肖克萊提出了用一種“整流結”來代替金屬半導體接點的大膽設想。半導體研究小組又提出了這種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1950年,第一只“PN結型晶體管”問世了,它的性能與肖克萊原來設想的完全一致。今天的晶體管,大部分仍是這種PN結型晶體管。(所謂PN結就是P型和N型的結合處。P型多空穴。N型多電子。)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晶體管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為何設計可靠電源時應

      推薦產品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鲁丝丝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自产V一区二区三区C|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无线乱码一区二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3d动漫|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福利一区二区三巨|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破除|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91久久精一区二区三区大全|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