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29
0 引 言 2 硬件設計
大中型衛星站均具有相應的、完善的天線跟蹤伺服系統,天線伺服跟蹤系統依據信標信號強弱,決定天線轉向,驅動天線旋轉,達到準確對星。隨著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小型衛星站如車載站、便攜站受機動性能和便攜性能的局限,不可能采用大中型衛星站才能使用的伺服跟蹤系統,采用不同原理,開發適用于小型衛星站天線的對星裝置,具有現實意義。
1 系統概述
該裝置通過GPS采集地理信息、電子羅盤采集姿態信息,根據GPS采集的地理信息,結合通信衛星位置,計算出對星所需要的標準方位、俯仰、極化參數,同時計算出當地、當年磁偏角數據;通過采集電子羅盤數據,得到初步方位、俯仰、極化數據,其中俯仰和極化均為天線實際指向值,但是方位值是以磁北為標準測量值;通過GPS得到的磁偏角數據,對從電子羅盤得到的以磁北為標準的方位值進行修正,得到比較準確的、以真北為標準的真實方位數據。其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基于EVC4平臺的多線程應用程序流程結構如圖2所示。
本裝置在設計上,選擇S3C2440作為主控制器構成硬件平臺,利用其豐富的外部接口和高速處理能力,達到實時采集數據、及時處理數據、快速傳輸數據、不附加額外接口設備的目的。由于該裝置需要測量的參數多,GPS、電子羅盤統一采用RS 232接口,保證了測量數據精度和接口一致性。供電統一采用+5 V鋰電池電源供電。
3 軟件設計
本裝置采用ARM9作為主控制器,以Windows CE.net操作系統作為系統平臺,使用EVC4開發環境作為開發工具,軟件采用多線程結構,MFC和API編程技術,實時采集傳感器數據,計算修正方位值,達到準確對星的目的。
3.1 總體程序設計
本裝置程序采用多線程結構,在主線程(用戶接口線程)的基礎上,增加兩個輔助線程(工作者線程),輔助線程負責處理數據采集,主線程負責界面響應、數據融合、數據顯示。線程處理采用API,而不采用MFC編程,增加了程序的通用性。程序中還使用Suspend-Thread掛起線程、ResumeThread恢復線程、Exit-Thread退出線程。
線程同步采用臨界區域(也稱關鍵區域,即CRITI-CAL SECTION)措施,首先用CRITICAL_SEC-TION申明一個全局變量,再調用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初始化,使用EnterCriticalSection進入關鍵區域,使用LeaveCriticalSection離開關鍵區域,使用Delete-CriticalSection函數刪除關鍵區域。其關鍵部分代碼如下:
3.2 HMR3000程序設計
電子羅盤數據輸出格式滿足NMEA0183通信協議規范,根據需求選用$PTNTHPR語句,每秒更新30次,基本滿足實時測量的要求。$PTNTHPR語句的數據格式為:
$PTNTHPR,
3.3 GPS模塊程序設計
GPS模塊數據輸出格式也滿足NMEA0183通信協議規范,根據需求選用$GPRMC語句,默認更新速率。$GPRMC語句的數據格式為: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