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76
你已經設計并采購了最佳的溫度測量系統,來滿足過程所需要的性能要求。你的工作完成了,對嗎?錯,因為如果安裝不正確,實際測量與期望的結果可能大相徑庭,現場安裝技術人員必須了解設計方案,以確保“實際安裝”的細節與“原始設計”的規格書一致。
如何正確安裝?
溫度測量系統(一個帶連接頭的傳感器、一個套管以及一個變送器)的有效程度,取決于多種因素,其中就包括正確的安裝。如果你不是設計工程師,你可能并不知道,在設計中,針對諸如安裝位置、安裝方式、浸沒深度為多少、可能安裝位置處的環境條件等問題,作了何種設計考慮。 因此,應當考慮幾個安裝因素,包括安裝、穿孔位置、插入深度、固定方式和安裝接線等。
以下是在溫度測量系統的工程實施以及緊隨其后的安裝需求中應當考慮的幾個注意事項:
1. 確定開孔位置
第一步,從確定合適的測量點開始。該點應該可以代表期望測量的點,并且可以安裝儀表。確定管道或容器的尺寸,絕緣層的厚度,周圍存在的、可能會妨礙套管安裝以及將來維護或更換的構筑物。考慮整個裝置的尺寸,包括內部安裝的變送器和連接頭。
在安裝位于下游的靜態混合器、熱交換器或其它產生紊流的元件時,插入點應距離下游流體重新進入平穩流動的均勻流體的混合點足夠遠。一般來講,下游距離等于25倍管道直徑就足夠了。
對于比較嚴苛的應用場合,比如帶有層狀流動的粘性流體,其管壁的溫度和管道中心的溫度并不一致。為了到達比較有代表性的管道中心流體區域,插入深度十分關鍵。較小的管道直徑,會帶來更多的挑戰,因此可以考慮使用三通接頭安裝或以某種角度插入。
選擇適當的位置之后,在切割并安裝套管之前,確定是否有必要排干并清潔管道或容器。確保取得適當的許可和批準。
2. 檢查插入深度及其它尺寸
盡管設計工程師根據手頭的資料,已經確定套管的安裝方式以及插入深度,但是安裝技術人員仍然有責任檢查管道或罐體的直徑尺寸,確定所提供的套管具有正確的插入深度。盡管沒有一個標準的共識來確定套管的插入深度,但是在過程工業內,有一些常用的實踐經驗可供遵循。理想情況下,套管的端部應處于最優的過程點,典型情況下應靠近管道的中心線,該處的流體情況可以代表真實的過程溫度。為了取得最優的性能,有一個通用的原則可用于確定套管插入管道的深度:對空氣或氣體檢測物,插入深度應是套管直徑的10倍;對液體檢測物,則是5倍。
通過以下幾個因素,可以驗證套管的其它尺寸:
■ 保溫層厚度;
■ 連接類型;
■ 保溫套長度;
■ 為了穿過保溫層需要延長的長度。
3.安裝設備
在設計階段,工程師可能已經根據過程環境中所要的壓力等級、流體速度、流體類型、法律和法規的要求、工廠管道的規格和參數等情況,確定了套管的安裝方式:螺紋、焊接還是法蘭。考慮到響應速度、機械強度、伴流頻率等因素,使得設計一般傾向于使用直形、錐形或者臺階式外形的套管。
4. 安裝接線
在考慮選擇如何可靠地將從現場傳感器獲取的、具有應用所要求的性能水平的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時,有多種方案可選。
最常見和首選的安裝方式是將變送器、傳感器和套管集成安裝。其它情況下,可以將變送器單獨安裝,但是需要靠近傳感器-套管組合體。
或者,傳感器通過屏蔽雙絞線與接線柜連接。從接線柜接出的多對線束會連接回主控室。理想情況下,在工程設計階段,已經確定了電纜的類型。在所有情況下,導線應雙絞并具有與環境條件相適應的絕緣護套,還應安裝在電纜槽內。對于多芯電纜,有很多種設計。其中比較常見的是分屏加總屏,同時具有漏電引出線,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噪聲防護,并具有總的絕緣護套。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