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75
能源智能可以及早識別出維護的需求,避免突發事故,減少計劃之外的停機時間。它需要對能源進行規劃,盡量減小影響,并且關注能源成本。它還意味著將能源關鍵績效指標(KPI)納入到控制之中,減少工廠的碳排放量,符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能源智能不僅僅是使用能量表,還意味著制造企業從公司層面到工廠都要控制自己的需求。
能源智能可以大幅改善像壓縮機、冷卻器、鍋爐這些設備的效率,對于功率因素矯正和風扇以及泵等應用的變頻器、高能效照明和其它節能相關措施的衡量和驗證都非常關鍵。
將能源可視化面板和生產信息結合,能源智能正在成為工廠中以及公司層面的一個貼心助手。它已經是跟蹤環境和可持續目標,并且是通過LEED、能源之星以及ISO 50001認證的方法。
為了實現能源智能,需要考慮如下的四個步驟:
1. 測量所有的能源資產。
2. 將流程、機器以及制造自動化系統中的能源使用可視化,同時關聯到可以使用標準網頁瀏覽器和移動設備查看的生產機能源數據面板上。
3. 通過使用帶有變頻器的電機、選擇高能效電機、在合適的時機變換或者升級負載、在停機期間使用能源備用模式進行能源熱加載、實現流程自動化以及改變行為等方式,減少能源使用量。
4. 根據ISO 50001能源管理標準的要求,將管理能源視為一項持續的任務:計劃、執行、檢測、行動。
為了實現能源智能,制造企業需要能夠提供不同類型能源監控功能的能源方案。這覆蓋了不同的能源產品方案,既包括基于PLC的能源模塊,也包括帶有開放式網絡的獨立能量表。通過全面的能源管理方案,包括所有的必備硬件和軟件,制造企業能夠測量能耗,實現生產線、流程、機器以及像壓縮機、冷卻器和鍋爐這些能耗中心的可視化。
全面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應該包括一個提供易讀可視化數據、能夠識別不同負載和流程正在使用多少能源的監控方案。在確定了設施內部的問題區域之后,工廠就可以實施切實的節能計劃,通過動態需求控制/響應方案,降低能耗和需求。
需求管理應用,通過短期關閉非關鍵性負載、在保證舒適、考慮生產準則的前提下實現建筑自動化負載循環,從而控制電氣需求的能耗。
所有的能源智能基礎設施,都可以分成幾個步驟實施,首先是測量頂層的能耗,接下來再考慮各個機器和流程。一旦完成了全面能源基礎設施,制造企業就可以采取敏捷的預防性維護,滿足EPA的要求,跟蹤能源KPI、驅動能效和節能措施的持續改善,滿足供應鏈上與能源相關的目標。所有這些都會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