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49
PLC的輸出類型有繼電器和晶體管兩種類型,兩者的工作參數差別較大,使用前需加以區別,以免誤用而導致產品損壞。
晶體管輸出
高速輸出:如伺服/步進使用于動作頻率高的輸出:如溫度PID控制,主要用在步進電機控制,也有伺服控制,還有電磁閥控制(閥動作頻率高)。
1、使用壽命:
繼電器是機械元件所以有動作壽命,晶體管是電子元件,只有老化,沒有使用次數限制。
2、電流:
晶體管電流0.2A-0.3A
繼電器2A。
3、電壓:
晶體管最大24V,繼電器可以接220V
晶體管直流,繼電器交流+直流
4、負載:
用晶體管時,有時候要加其他東西來帶動大負載(如繼電器,固態繼電器等)。
繼電器輸出
繼電器的工作原理
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去控制較大電流的一種“自動開關”。電磁式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吸合。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從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它是一種機電元件,通過機械動作來實現觸點的通斷,是有觸點元件。
繼電器輸出的優點是不同公共點之間可帶不同的交、直流負載,且電壓也可不同,帶負載電流可達2A/點;但繼電器輸出方式不適用于高頻動作的負載,這是由繼電器的壽命決定的。其壽命隨帶負載電流的增加而減少,一般在幾十萬次至Jl百萬次之間,有的公司產品可達1000萬次以上,響應時間為10ms
1.可控硅輸出:帶負載能力為0.2A/點,只能帶交流負載,可適應高頻動作,響應時間為1ms.
2.晶體管輸出:最大優點是適應于高頻動作,響應時間短,一般為0.2ms左右,但它只能帶DC5—30V的負載,最大輸出負載電流為0.5A/點,但每4點不得大于0.8A。
a.繼電器:機械式開關裝置,噪音大,反映時間長,壽命短,適用于大功率、低頻率信號(220V、380V交直流信號)的切換;
b.晶體管:電子開關裝置,噪音小,反映時間短,壽命長,適用于小功率開關信號傳輸,可用于高頻脈沖信號之輸出;
c.可控硅:電子開關裝置,噪音小,反映速度快,壽命長,可承受大功率信號的傳輸任務。
繼電器與晶體管輸出選型原則
繼電器型輸出驅動電流大,響應慢,有機械壽命,適用于驅動中間繼電器、接觸器的線圈、指示燈等動作頻率不高的場合。晶體管輸出驅動電流小,頻率高,壽命長,適用于控制伺服控制器、固態繼電器等要求頻率高、壽命長的應用場合。在高頻應用場合,如果同時需要驅動大負載,可以加其他設備(如中間繼電器,固態繼電器等)方式驅動。
使用注意事項
目前市場上經常出現繼電器問題的客戶現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出現故障的輸出點動作頻率比較快,驅動的負載都是繼電器、電磁閥或接觸器等感性負載而且沒有吸收保護電路。因此建議在PLC輸出類型選擇和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一定要關注負載容量。
輸出端口須遵守允許最大電流限制,以保證輸出端口的發熱限制在允許范圍。繼電器的使用壽命與負載容量有關,當負載容量增加時,觸點壽命將大大降低,因此要特別關注。
2.一定要關注負載性質,
感性負載在開合瞬間會產生瞬間高壓,因此表面上看負載容量可能并不大,但是實際上負載容量很大,繼電器的壽命將大大縮短,因此當驅動感性負載時應在負載兩端接入吸收保護電路。尤其在工作頻率比較高時務必增加保護電路。從客戶的使用情況來看,增加吸收保護電路后的改善效果十分明顯。
根據電容的特性,如果直接驅動電容負載,在導通瞬間將產生沖擊浪涌電流,因此原則上輸出端口不宜接入容性負載,若有必要,需保證其沖擊浪涌電流小于規格說明中的最大電流。
3.一定要關注動作頻率。
當動作頻率較高時,建議選擇晶體管輸出類型,如果同時還要驅動大電流則可以使用晶體管輸出驅動中間繼電器的模式。當控制步進電機/伺服系統,或者用到高速輸出/PWM波,或者用于動作頻率高的節點等場合,只能選用晶體管型PLC
對擴展模塊與主模塊的輸出類型并不要求一致,因此當系統點數較多而功能各異時,可以考慮繼電器輸出的主模塊擴展晶體管輸出或晶體管輸出主模塊擴展繼電器輸出以達到最佳配合。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