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81
處理后的污泥可廣泛用于農業和林業種植、園林綠化和土地復墾等,因此,堆肥處理資源化利用技術應用將極有可能是解決我國污泥問題的最有希望的出路之一。
1、污泥堆肥處理的必要性
目前污泥處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干化、焚燒、厭氧消化和好氧堆肥等。填埋方式因場地限制沒有前途,干化、焚燒、厭氧消化方式因投資大運行成本高昂而難以廣泛推進。污泥養分含量高,有機質含量48%~75%,每噸干污泥養分含量相當于100kg硫氨,100kg過磷酸鈣和16kg硫酸鉀。污泥與畜禽糞相比,有機質高出2~3倍,氮磷鉀含量高出更多,是制作有機肥的上乘原料。污泥好氧堆肥處理是指污泥在一定的水分、氧氣和溫度等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發酵作用,將有機物分解、穩定后轉變為肥料的生物化學過程,事實證明是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的處理處置方式。處理后的污泥可廣泛用于農業和林業種植、園林綠化和土地復墾等,因此,堆肥處理資源化利用技術應用將極有可能是解決我國污泥問題的最有希望的出路之一。
2、污泥資源化處理工藝路線
本文提出的污泥堆肥處理工藝路線采用“原料攪拌調制+太陽能好氧堆肥發酵+高效擠壓制粒成型”處理與加工工藝。首先將原料(脫水后的污泥)添加一定比例輔料(秸稈粉、鋸屑、樹葉粉等)和微生物菌劑充分混合攪拌,并調整物料水分及孔隙度。然后將混合物料投入太陽能發酵室內進行好氧發酵,通過發酵槽內強制性機械翻拋和自動通風充氧曝氣(冬季氣溫低可選配太陽能穿孔集熱系統供應熱風)完成規模化堆肥作業,發酵后物料達到無害化穩定化要求。堆肥成品既可以作為營養土可直接用于農林業、園林綠化和土地復墾,也可以將其進一步加工成顆粒狀有機肥及有機無機復混肥等商品性產品。顆粒制肥工藝主要包括粉碎、配料、混合、制粒、烘干、冷卻、篩分和打包等環節。污泥堆肥處理及顆粒有機肥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
3、污泥處理關鍵工藝技術特點
本污泥處理工藝技術系統融入三項關鍵新技術,解決了以往普通好氧堆肥處理工藝技術處理污泥不徹底的難題。
3.1污泥原料混合調理高效處理技術
充分利用輔料多孔結構和吸附力強的特點,配套自動計量攪拌和調質技術,將污泥和輔料稱重配料后對物料揉搓、剪切、揉搓、翻轉、擠壓、擴散及壓扁,做到主輔料混配均勻相互滲透性好。
3.2太陽能好氧發酵自動控制工藝技術
堆肥車間采用太陽能發酵室結構,室內環境溫度可控,堆肥區升溫加速、腐熟快、降水快。室內配備自動化動態機械翻攪和靜態曝氣的雙重充氧作業系統,堆肥過程可控。一方面采用高效自動化大型槽式強力翻拋,充分破碎料堆改善孔隙;另一方面配套采用溫度—供氧自動反饋曝氣實時控制技術,避免了人工經驗判斷法和普通時間控制法帶來的通風誤差,減少氨氣溢出和養分損失。尾氣則通過水浴系統和生物過濾池系統處理達標排放。
3.3平模擠壓制粒工藝為中心的顆粒制肥技術
采用新近研發的新一代平模擠壓制粒法,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的圓盤制粒法和滾筒制粒法的有機肥制粒上的缺陷,顆粒成型率提高到95%以上,成品顆粒外觀均勻不易破碎,最大的有點是制粒過程無需加水后期顆粒烘干成本低,每噸成品加工成本約降低20%左右,節能效果顯著。顆粒制肥系統采用模塊化組合設計,作業可實現連續自動化,車間整潔,工人勞動環境大為改善。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