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業控制產品 > 自動化控制 > PLC可編程控制器 > 大型PLC可編程控制器
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143
什么叫PLC?這個問題,相信我回答的還不如在座的各位專業,因為我之前不知道PLC,只是我從IT行業來到工控行業,才知道原來在計算機領域還有一個PLC。那么,PLC簡單的來說,叫做可編程控制器。大家公認的是1969年DEC公司發明了PLC,大家知道PLC單任務循環,梯形圖或者其它幾種語言的一個編程環境,PLC在全球應用非常廣泛。為什么PLC能風靡工業界,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好久,我是做計算機出身的,工業界拿個計算機就能做控制,為什么一定是要PLC?事實上是PLC之父,DickMorley先生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PLC實際上是一個概念。因為PLC是給工人現場編程用的,沒學過計算機的也可以用來編程,這個我認為是PLC非常成功的一點,第二,像梯形圖大家應該用的很多,接近電氣圖,學習也比較容易,而且與底層硬件基本無關。所以有人統計過,在歐洲70%-80%的控制器都是用PLC的模式,所以,為什么PLC能風靡工業界?就是剛才唐總說的,用戶的體驗很重要,PLC就是把計算機變成一個能讓用戶很好體驗的一個產品。
去年7月11日,我們中科院計算所在濟寧開了一次院士大會,就是計算機把各個行業計算機化。其中讓我來講PLC,當時阿里巴巴,聯想,華為的人都在場,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后來得到的結論,1969年發明的PLC在思想和形態上,領先了我們IT界整整40年,因為工業界的人,絕大多數沒有學過計算機,所以當年做PLC的這些專家,就是讓這些沒學過計算機的人也能編程,這就是PLC的成功之處。今天來看PLC的成功,反而呼應了互聯網時代的概念,要讓一件事成功,就得讓用戶體驗做到極佳。
現在看來,我們的機械裝備不僅僅是邏輯控制,包括機器人,數控加工,紡織機械,造紙機械,還有非常復雜的運動伺服,邏輯控制簡單的開關是做不到的。所以,當代PLC發生了一個華麗的轉身,為什么是華麗轉身呢?因為當代的機械裝備對控制系統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第一要求硬件平臺的高度通用化,第二是可靠性,第三是標準化,第四是軟件模塊化,第五平臺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第六是要融合多種功能:PLC的功能,運動控制的功能,數據通信的功能,都要能融合。PLC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產品,PLC當年有先進的思想和理念,而且它的工作模式也決定了它的可靠性比一般的計算機要可靠,所以當代的軟PLC是融合了當代的計算機軟件和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這是時代的產物,就是把PLC的優勢和計算機的最新成果做了一個真正的整合,這就是軟PLC。
當今的軟PLC的處理器平臺,可以是手機的處理器,也可以電腦處理器,甚至可以是中科院的龍芯。第二,當代新型的PLC的I/O基本上都是通過現場總線,工業以太網來實現的。第三,是集成開發平臺,集成開發平臺遵循國際上IEC61131-3的標準,而且必須用C或C++或高級語言來編程。另外,還有一些基礎的工業庫,就是說,如果底下的這層是工業計算機層的話,那么這個工業庫的話就是面向行業的應用,比如說,PLCOPEN組織,它們發布了很多關于運動控制和PLC的一些技術標準,在這個基礎之上,用戶拿到這個軟PLC平臺之后,會在上面開發自己的行業庫,以行業庫和這些基礎做支撐的話,實際上最后才是面向自己產品的應用。其實在PLC平臺里,有一部分在當代已經實現了標準化。在用戶的行業庫里,有的是客戶自己開發的,有的是第三方的,所以實際上當今的軟PLC平臺,第一把機械裝備軟件化,第二,對于用戶來講,應用軟PLC做它的機械裝備,只需關心它的應用部分,底層的都已完全實現標準化。
基礎軟硬件平臺、實時操作系統、包括開發環境、基礎軟件庫、I/O通道,這些形成了軟PLC的結構。大家有機會去看一下德國倍福、庫卡等等的控制器,完全是按照這樣的一個體系和架構來做的,只是不同廠家選擇的操作系統、處理器有差異,但是整個體系是一致的。當然在軟PLC里,還是英特爾的處理器優勢更加明顯,因為我們現在做的好多機械裝備都是高端裝備,客戶的需求是能否提供一個的整線的解決方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計算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在很多設備里,有數控、有視覺,一般的處理器做不到這么強的性能。X86的處理器做軟PLC,現在在國際是這樣做的了,為什么呢?因為硬件平臺是可以多樣化選擇的,如西門子,研華等買一個工控機,裝個軟件就可以。
第三是操作系統,真正用在軟PLC里的實時系統是比較多的,包括實時Linux系統,windows+實時補丁。實時操作系統是軟PLC的一個基礎,實時操作系統的選擇,考慮更多的是實時性、開發的開放程度、費用問題。目前來講,在國際上比較多的三個操作系統,實時Linux、windows、Vxworks,像史陶比爾公司機器人用的是Windows,實際上在Linux、windows的平臺上,從理論上來講,這兩個操作系統實際上不是實時操作系統,但是,它們兩個操作系統打完補丁以后,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應用需求,包括數控機床的需求都可以滿足的,只要精度要求不是特別的極端,都是可以做到的。實時Linux,對于很多做裝備的來說,有優越性,不要錢,第二,Linux有個好處就是病毒少,有的客戶抱怨,因為機床是由windows系統插著運動控制卡,開機床的工人,用數控界面來看電影,客戶要求說陳博士,能不能換掉這個windows系統?選擇Linux軟PLC,就解決了。
第四,是工業以太網,對于現代的軟PLC來講,已經不是插運動控制卡的年代了,所有的模塊都是軟件化,不需要卡制式的了。全球各種工業以太網很多,如Profinet、EtherCAT等。實際上這兩年EtherCAT發展的非常快,不是說EtherCAT的技術一定是最牛的,但是有一點,全球支持它的用戶數量是最多的,現在有2700個會員,I/O、伺服、驅動、變頻,你可以在全球選,當你用EtherCAT這個標準的時候,你可以把全球的工控配件集成在一起,做成合適你用的工控系統解決方案。
實際上軟PLC的體系架構,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就是機械架構軟件化。為什么機械可以軟件化,就是因為今天我們的計算機計算性能已經很高了。軟PLC軟件開發高度標準化,軟件高度的模塊化,模塊可重用,配合廣泛的工業實時以太網的支持。
對于軟PLC來講,到底給我們客戶能帶來什么?
機械裝備的客戶面臨的很多挑戰,軟PLC帶來的第一大優勢就是,加快產品研發進度,因為平臺是標準化的,模塊是可重用的,也就是說之前寫的軟件,可以用在別的項目上。客戶說,做機械裝備,他們的產品有100多種型號,產品長的模樣都差不多,但是,公司為每種型號都寫了一次軟件,如果用軟PLC的平臺,幫客戶把軟件做成一個標準的模塊,變成一個模塊參數可配置的模塊。你面對不同的客戶,不同的需求,只要給模塊改幾個參數就可以了。以前開發一個軟件要3個月,現在3分鐘就搞定,這就是當今的軟PLC平臺高度的標準化以后,它給客戶帶來的就是加快研發的進度。大家請看數控車床的數控系統,當你要給客戶提供數控系統的時候,把模塊集合,這幾個參數雙擊配置并連線,這個數控系統就成了。
系統集成商研發了一條生產線,里面既有機器人,也有自身研發的一些設備,事實上在軟PLC里面,就是一個控制器,就可以把所有的軟件裝在一個控制器里,所有的設備都可以映射成PLC里的一個軟件模塊。那么,當你做一個生產線只需要一個控制器的時候,比你有十個PLC的時候的可靠性要高很多。
很多客戶也關心,我可不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實現它的差異化,因為做機械裝備行業互相抄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互相抄只能是互相壓價,互相壓價的結果,只能導致大家都不掙錢。其實很簡單,當你使用軟PLC作為控制平臺的時候,可以把訣竅寫成軟件打包在模塊里,這樣的話,你做出來的軟件是別人沒有的,別人可以抄你的機械結構,但是抄不走你的軟件。
另外,軟PLC可以實現很多智慧工廠的信息系統集成,PLCopen組織和OPC組織現在已經形成一個緊密的合作,PLCopen里通信技術組織是采用了OPCUA的架構,OPCUA是一個跨操作系統的一個通信協議,主要是面向智慧工廠的信息化的集成形成的一個標準。
另外,軟PLC的計算能力很強,具有很豐富的網絡化接口。如果產品賣到全國各地可以通過遠程的售后服務來解決。
整個軟PLC的技術體系包括了編程語言、運動控制,XML數據交換、OPCUA通訊標準。對于很多企業來講,智慧工廠的基礎信息平臺架構,包括PLC平臺,包括了信息化的平臺,包括了設備之間數據接口的技術標準。當你在做機械裝備的時候,你可以參照這個架構來對我們的供應商提出要求。
未來的制造業要的不是一臺單機,要的是整體解決方案,你的機械裝備如果不具備信息化的接口或不具備信息化的能力,那么在未來的競爭中是要被淘汰的,所以軟PLC就是為高端機械制造商定制的軟件平臺,充分滿足了裝備制造商的四大需求,第一是可靠性,第二,快速響應市場,第三有效的控制研發成本,第四,實現裝備的差異化。不要把PLC當作一個簡簡單單的零配件來看,其實是一個公司的戰略平臺,當你選擇了一個戰略平臺的時候,你的機械裝備未來發展是可持續的,如果僅僅是當作一個零配件來看的話,實際上最后害的是自己。例如,客戶的智能涂裝生產線的解決方案,把待加工的零部件隨意的放到傳輸帶上,希望有一個掃描相機把零件的周邊輪廓掃描出來,生成一個精到的軌跡,對它的靜表面進行噴涂,因為生產線沒有工裝,沒有夾具,所以這個必須通過視覺系統來完成。最早用的控制系統采用的方案,它的生產線與邏輯開關量有關的控制是用PLC做的,噴涂的環節是買了一臺數控系統來完成的,視覺部分是買了個工控機插了個運動控制卡,這個項目做了7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真正完全弄好,像這種大型生產線要跳出傳統思維,考慮軟PLC的方案,后來給對方提供了一個軟PLC方案,就是用一個控制器用EtherCAT把伺服軸、變頻器、I/O連接,然后,所有的機臺都是用軟件模塊的方式,那么,這樣控制器的數量大大的減少,然后,軟件開發是一個統一的平臺,最后將機械裝備變成軟件模塊組裝起來。同時,利用軟PLC的信息化能力,還開發了一個簡單的生產管理系統,也稱為MES。那么所以這個方案就是把所有的控制器變成軟件裝在一個控制器里,全都變成軟件模塊,叫做All-IN-ONE。而現在它也就是整個體系,變成這個樣子,非常簡單。而且開發起來也非常的方便,還有一個案例,這是我們一個客戶的案例,就是集成生產線的案例,它原來就是每臺機器配了一組PLC,有好多PLC組成的,那么它組成的電纜連接非常復雜,每個PLC要單獨編程。這個項目,客戶做了以后,這個軟件上始終存在BUG,為什么呢?因為他給多個PLC編程的時候,PLC之間的協同是件很麻煩的事,所以后來我們給他改進了一個方案,就是用這個軟PLC這個方案把三個機臺最后映射成三個軟件功能塊,然后就很簡單,用模塊化的方法就實現了。最后整個電纜的連接數量少了70%。所以最后它這臺設備還出口了幾個國家,國外的這些客戶就看了這個方案以后就決定用這個EtherCAT、軟PLC方案來做。最后,它就采用現在我們提供的這個。所以,大家記住現在是個信息化的年代。所以剛才唐總說的信息化的年代,我們要有信息化的思維,或是互聯網的思維,其實軟PLC也是這個時代,就是軟件和這個工控真正結合的一個產物,而且在這將來還能玩很多的商業模式,所以我們唐總要幫我們把這個做出來,是不是咱們可以分成,最后,我把PLC介紹完了。
“我想說幾句話。軟PLC這個詞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興起了一股用PC機取代PLC的風浪。核心就是在PC中運行PLC功能的軟件,也就是軟PLC的由來。當時提倡這一技術方向的公司公開打出PLC死了的口號。如今過去了十幾二十年,PLC活得好好的,還有滋有味,而以PC為基礎的控制,在美國已找不到有代表性的企業。反而在歐洲出現了倍福、貝加萊這些在全球都有影響的以PC技術開發工控系統的優秀公司。他們的產品仍然被人叫做PLC,不過充分發揮了PC強大的運算功能,遠遠超出了經典PLC的功能。從形態上,確實還是PLC的結構和外形,而內涵卻適應了市場和技術的發展趨勢,豐富多了,高強多了。他們沒有把這樣的產品叫軟PLC,還是稱之為PLC。如果一定要歸類,還不如稱之為嵌入式PLC。嵌入式芯片越來越強有力了,隨之而來的嵌入式PLC也會越來越強大。嵌入式系統將替代PC,據此,軟PLC的叫法也不能算很確切了,叫嵌入式PLC更有生命力。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