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0 點擊率:46
一直以來,CPU中央處理器都是大家的關注焦點之一。因此針對大家的興趣點所在,小編將為大家帶來CPU中央處理器的相關介紹,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一、CPU主頻
現在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都會有CPU,在CPU的規格中會有主頻這一參數說明,很多人不知道CPU主頻是什么,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手機和筆記本CPU作用相似,主要不同的是手機cpu主流是ARM架構,電腦cpu是X86的架構。CPU主頻指的是CPU中央處理器在工作狀況下的頻率,通過頻率的大小來顯示著CPU主頻的高低,CPU主頻在衡量一個CPU性能方面的一個衡量標準,CPU主頻對于一個中央處理器來說是有很大影響的。
CPU主頻越高,這就說明它的性能越好,對于數據的處理速度也會有所提升。就好比一個CPU一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如果它的主頻是2GHz的話,那么它就會比1GHz的CPU主頻速度要快一倍;兩個不同頻率的CPU的在達到相同的工作質量,CPU主頻高的那款CPU會比CPU主頻低的那款CPU所耗時少一半。
二、CPU分類
1.指令集的方式
CPU的分類還可以按照指令集的方式將其分為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ISC)和復雜指令集計算機(CISC)。RISC指令長度和執行時間恒定,CISC指令長度和執行時間不一定。 RISC 指令的并行的執行程度更好,并且編譯器的效率也較高。CISC指令則對不同的任務有著更好的優化,代價是電路復雜且較難提高并行度。典型的CISC指令集有x86微架構,典型的RISC指令集有ARM微架構。但在現代處理器架構中RISC和CISC指令均會在譯碼環節進行轉換,拆分成CPU內部的類RISC指令。
2.嵌入式系統CPU
傳統的嵌入式領域所指范疇非常廣泛,是處理器除了服務器和PC領域之外的主要應用領域。所謂“嵌入式”是指在很多芯片中,其所包含的處理器就像嵌入在里面不為人知一樣。
近年來隨著各種新技術新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嵌入式領域本身也被發展成了幾個不同的子領域而產生了分化。
首先是隨著智能手機(Mobile Smart Phone)和手持設備(Mobile Device)的發展,移動(Mobile)領域逐漸發展成了規模匹敵甚至超過PC領域的一個獨立領域。由于Mobile領域的處理器需要加載Linux操作系統,同時涉及復雜的軟件生態,因此,其具有和PC領域一樣對軟件生態的嚴重依賴。
其次是實時(Real Time)嵌入式領域。該領域相對而言沒有那么嚴重的軟件依賴性,因此沒有形成絕對的壟斷,但是由于ARM處理器IP商業推廣的成功,目前仍然以ARM的處理器架構占大多數市場份額,其他處理器架構譬如Synopsys ARC等也有不錯的市場成績。
最后是深嵌入式領域。該領域更像前面所指的傳統嵌入式領域。該領域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往往注重低功耗、低成本和高能效比,無須加載像Linux這樣的大型應用操作系統,軟件大多是需要定制的裸機程序或者簡單的實時操作系統,因此對軟件生態的依賴性相對比較低。
3.大型機CPU
大型機,或者稱大型主機。大型機使用專用的處理器指令集、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大型機一詞,最初是指裝在非常大的帶框鐵盒子里的大型計算機系統,以用來同小一些的小型機和微型機有所區別。
減少大型機CPU消耗是個重要工作。節約每個CPU周期,不僅可以延緩硬件升級,還可以降低基于使用規模的軟件授權費。
大型機體系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兩點:高度虛擬化,系統資源全部共享。大型機可以整合大量的負載于一體,并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異步I/O操作。即當執行I/O操作時CPU將I/O指令交給I/O子系統來完成,CPU自己被釋放執行其它指令。因此主機在執行繁重的I/O任務的同時,還可以同時執行其它工作。
最后,小編誠心感謝大家的閱讀。你們的每一次閱讀,對小編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和鼓舞。最后的最后,祝大家有個精彩的一天。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激光雷達在ADAS中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