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100
0
0
鏟土運輸機械是利用刀型或斗型切削裝置在走行中鏟掘、切削土石方,并能把所鏟削的土石方送到一定距離自行卸掉的機械,也包括專門用于越野運輸的自卸運輸車輛。屬于工程機械的一大類別。
鏟土運輸機械在民用建筑、水利建設、道路建筑、機場修建、礦山開采、碼頭建造、農田改良及國防建設;以及作業條件惡劣、人煙稀少、物力不足的高原、沙漠、沼澤地帶、高寒地區。起著不可代替的運用,發揮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如鏟土運輸機械在三峽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中的運用。在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中,鏟土運輸機械行業起步最早,特別是裝載機、推土機、平地機這些產品都是在自主研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整體技術和市場相對成熟和穩定,并進行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因此,這是工程機械行業中最有可能在技術上獲得突破的子行業。
1、鏟土運輸機械的用途:
1、民用建筑、水利建設、道路建筑、機場修建、礦山開采、碼頭建 造、農田改良及國防建設;
2、作業條件惡劣、人煙稀少、物力不足的高原、沙漠、沼澤地帶、 高寒地區。舉例:鏟土運輸機械在三峽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中的運用。
1、鏟土運輸機械按產品類組劃分:
推土機:機械履帶推土機,液壓履帶推土機,液壓輪胎式推土機
裝載機:機械履帶裝載機,液壓履帶裝載機,液壓輪胎裝載機,隧道型輪胎裝載機
鏟運機:自行輪胎式鏟運機,自動履帶式鏟運機,鏈板輪胎式鏟運機,雙發動機輪胎式鏟運機,拖式機械鏟運機,拖式液壓鏟運機
平地機:自行機械式平地機,自行液壓式平地機,拖式平地機
翻斗車:前置式重力卸料翻斗車,后置式重力卸料翻斗,車液壓翻斗車,鉸接式液壓翻斗車
清除機:除根機,除荊機
鏟土運輸機械的選擇:土方機械化開挖應根據基礎形式、工程規模、開挖深度、地質、地下水情況、土方量、運距、現場和機具設備條件、工期要求以及土方機械的特點等合理選擇挖土機械,以充分發揮機械效率,節省機械費用,加速工程進度。
土方機械化施工常用機械有:推土機、鏟運機、挖掘機(包括正鏟、反鏟、拉鏟、抓鏟等)、裝載機等。
推土機適用范圍:適于開挖一~四類土;找平表面,場地平整;開挖深度不大于1.5m的基坑(槽);短距離移挖筑填,回填基坑(槽)、管溝并壓實;堆筑高度在1.5m以內的路基、堤壩,以及配合挖土機從事平整、集中土方、清理場地、修路開道;拖羊足碾、松土機,配合鏟運機助鏟以及清除障礙物等。
鏟運機適用范圍:適于開挖含水率27%以下的一~四類土;大面積場地平整、壓實;運距800m內的挖運土方;開挖大型基坑(槽)、管溝、填筑路基等。但不適于礫石層、凍土地帶及沼澤地區使用。
裝載機按行走方式分履帶式和輪胎式兩種。有的單斗裝載機背端還帶有反鏟。適用范圍:適用于裝卸土方和散料,也可用于較軟土體的表層剝離、地面平整、場地清理和土方運送等工作。
1、啟動前的檢查保養:
高壓管的接頭、油缸、浮動油封、散熱器片、水管接頭等是否泄露,如有應及時排除。
空氣濾清器、消音器、支重輪支架、履帶、工作裝置等各部螺栓是否松動,如發現應予以緊固。
電器系統有無斷線、短線、接線柱是否松動,若有應及時排除。
發動機油底殼油量的檢查:
在發動機停機狀態時,取出油尺,查看液面應在油尺“H”、“L”刻度線之間在發動機空轉狀態時,應首先確定發動機油壓表, 水溫計是否在正常范圍,然后取出油尺查看液面應在油尺 上、下刻度線之間。如需添加機油,打開注油口加入。檢查油位時,應將車輛停在水平地面上。添加機油時,油位不要高出“H”標記。
后橋箱油量檢查最初250小時的檢查、保養:
更換燃油過濾器。
更換機油粗、細過濾器。
變速箱、后橋箱油的更換(更換油量按附表要求)。
工作油箱內油的更換。
更換工作油箱過濾器濾芯。
更換終傳動箱油。
清洗變速轉向濾芯。
緊固噴油器安裝螺釘。
發動機氣門間隙的檢查和調整。
每500小時的檢查、保養:
更換防腐劑儲存器關閉防腐劑儲存器上部兩個閥門。
往左擰下濾筒式濾芯。
在密封面涂發動機油,換上新元件。
安裝時,在密封面與蓋接觸后再緊固1/2~3/4圈。(不要擰得過緊)更換后打開閥門。
1、一、使用前注意事項。做好班前保養。
2、二、工作中注意事項:
1、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主離合器,制動器失靈,溫度過高時,不得繼續工作,應停機檢查,以免發生事故。
2、發現機車有異響,應立即停車檢查。
3、行駛中,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支線讓干線,禁止互相追逐。
4、下坡中禁止空檔運行,應降低車速減小油門,剎車緩行下坡。
5、鏟土時,鏟刀禁止超越允許深度,并禁止硬推,以防鏟刀碰壞。
6、夜間操作時,機上前后照明設備必須齊備、完好。
1、鏟車液壓裝置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機器的工作效率及工程進度,現將鏟車在工作中常見的幾個故障分析如下:
一、鏟車動臂舉升正常,但翻斗緩慢故障的主要原因在翻斗油缸,翻斗油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兩個過載閥的調定壓力應符合規定。壓力檢測過程為:在測壓處接壓力表將翻斗操縱閥置于中位,使動臂提升或放下,當連桿過死點時,翻斗油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應建立壓力,翻斗油缸活塞桿動作時壓力表所示壓力即為過載閥的調定壓力。如果壓力低于出廠時的調定壓力,其原因可能為:
1、翻斗油缸有內泄故障,排除方法與動臂油缸內泄相同。
2、翻斗油缸過載閥主閥芯有雜質顆粒,將主閥芯卡死,形成主閥芯處于常開狀態,形成故障點。
這時應清除雜質,同時檢查閥內各零部件的狀態,調整閥桿與閥體的配合間隙,正常的配合間隙應為 0.06~0.012毫米。
二、鏟車動臂舉升及收斗時速度緩慢出現此類情況首先應檢查油箱油位是否過低,造成高壓泵吸油不足或吸空;回油濾清器是否堵塞形成回油不暢,從而造成油箱油位低;應勤洗濾清器保持清潔,加足液壓油。其次,檢查齒輪泵是否內泄,使高壓泵的容積效率達不到要求;進油管的密封狀況是否良好,有無空氣進入系統,造成壓力不足;齒輪泵進出油管的接裝是否準確無誤。在檢查排除以上部位的工作隱患后,再檢查動臂油缸及動臂操縱閥、翻斗油缸及翻斗操縱閥是否內漏。
經過分析及具體實踐找到了快速診斷、排除故障的簡便方法:
1、將裝載斗裝滿載荷,舉升到極限位置;再將動臂操縱桿置于中位,并使發動機熄火,液壓泵停止供油,觀察動臂的下沉速度;然后將動臂操縱桿置于上升位置,如果這時動臂的下沉速度明顯加快,則內漏原因出自動臂操縱閥。同樣對于鏟斗收斗無力現象,也可以利用類似方法,根據操縱桿在中位和后傾位置時翻斗油缸的伸縮情況進行判定。
2、檢查動臂油缸活塞密封環是否損壞。將動臂油缸活塞縮到底,然后拆下無桿腔油管,使動臂油缸有桿腔繼續充油,如果無桿腔油口有大量的工作油泄出(正常的泄漏量應≤30ml/min),說明活塞密封環已損壞,應立即拆換。
3、若分配閥的O型密封圈老化、變形或磨損,閥桿外露部分銹蝕,致使密封面遭破壞,則會造成分配閥外泄漏。此時應更換O型圈,如果閥桿端頭銹蝕嚴重,可將銹蝕部分磨掉,然后進行銅焊,使之恢復到原有直徑閽打磨光滑。若分配閥的閥芯和閥套磨損嚴重,則會造成內泄漏,此時應更換分配閥,若條件允許也可在閥芯表面鍍鉻,然后與閥套配對研磨使其配合間隙達到0.006~0.012毫米且無卡滯現象。
4、先導式安全閥開啟壓力過低時也會出現此類問題。此時不能盲目調緊總安全閥的調壓螺桿,應拆檢安全閥看先導閥彈簧是否斷裂,導閥密封是否良好,主閥芯是否卡死及主閥芯阻尼孔是否堵塞。如果以上均無問題,則應調整安全閥的開啟壓力。其調整壓力的方法為:先擰下分配閥上的螺塞,接上壓力表,再起動柴油機并將其轉速控制在1800r/min左右,然后將轉斗滑閥置于中位,動臂提升到極限位置,使系統憋壓,這時調整調壓螺釘,直至壓力表讀數達到規定值。
三、鏟車舉升及翻斗時抖動現象具體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油量不足,使工作壓力不穩定,應加足液壓油。
2、油路接口處密封不好,使空氣進入系統,造成工作壓力不穩定,應檢查油路各接口處密封。
3、油液中混入大量空氣氣泡,使混有空氣的油液成為可壓縮物體。應消除低壓油路中密封不嚴處,再將混有空氣的油液排掉。
4、總安全閥開啟壓力不穩,使高壓油壓力發生變化,引起抖動。應檢查閥的調壓彈簧,調整開啟壓力。
5、液壓缸活塞桿的鎖緊螺母松動,致使活塞桿在液壓缸中竄動。應拆卸液壓缸,鎖緊螺母。
6、兩翻斗油缸和兩動臂油缸內泄量不等,造成流量波動,引起抖動。應將翻斗油缸及動臂油缸內泄故障排除。如檢查無問題,而活塞桿有大面積拉毛現象,應將其拆下進行磨削,再鍍0.05毫米硬鉻,如果桿徑被磨過小,可適當增加導向套的厚度。
分享到: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推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