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49
井下人員檢測系統
系統功能:
1、顯示、查詢井下情況:
1.1任一時間井下某個地點人數,及每個人的身份、血型等個人資料;
1.2查詢一個或多個人現在的實際位置及某個人在任一時間的活動軌跡 ;
1.3查詢有關人員在任一地點的到、離時間和總工作時間等等一系列信息,可以督促和落實重要巡查人員(如:瓦斯檢測人員、安全檢測人員及管理人員等)是否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的進行各項檢查工作,減少事故發生因素;
1.4 對某些危險及重要場所的禁入、警告;
1.5具備考勤功能,可查詢一個或多個人每天入井次數,在井下工作時間等;
1.6可實現網絡共享,對多個用戶通過權限設置,可查看權限內信息;
2、 隨時查看井下人員在坑道內的實時動態分布,根據井下的實際情況制作相應的動態圖,使井下人員分布情況一目了然;
3、遇突發事故,可隨時查詢事故區域的人員分布及人員身份、血型、病史等個人資料,能及時調動相關人員處理事故及撤離,可為搶險救災提供準確資料;
4、 搶險時更準確快速識別遇險人員具體地點和位置,提高搶險效率和救護效果。
系統組成:
系統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硬件主要包括:
信息化頭盔:由礦工帽和智能卡構成,智能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智能卡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頭盔上標識目標對象;智能卡能夠貯存有關人員的數據信息。在自動識別管理系統中,每一個智能卡中保存著一個人員的信息。智能卡不需要能源,通常安裝在頭盔內部。
井下檢測分站:由井下專用915MHZ射頻讀寫器、備用電池組、電源適配器和防暴箱組成,每個檢測分站可連接兩個射頻天線,形成兩個檢測點。當人員通過檢測點時,
檢測分站讀取智能卡內的信息,儲存并即時傳遞到工控機。
傳輸適配器:安裝在工控機旁邊,帶有RS232RS485接口和本安接口,可以連接40個以上的檢測分站,實現10公里以上的遠距離傳輸。
天線:自身不需要電源,與井下檢測分站連接,形成檢測點,實現與信息化頭盔的通訊。
硬件設備的安裝:
根據礦到分布圖設計檢測分站的安裝位置(布置檢測點),檢測分站通過礦用通訊電纜或者光纜組網,與傳輸適配器連接,傳輸適配器通過RS232與工控機連接。最遠端檢測分站距離傳輸適配器最遠可達。射頻天線固定在礦道頂部,采用同軸電纜與檢測分站連接,連接距離不大于為佳。
系統軟件介紹:
系統軟件具備專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包括工人通過坑道的信息采集和統計分析系統、考勤作業的統計與管理分析系統、顯示并打印各種統計報表資料、遠程查詢等,為高層管理人員的查詢與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系統通過礦道內的檢測點分布圖形成電子地圖,即時刷新礦道內人員分布情況或者隨時查閱某一時間/地點的人員分布情況。
系統可以對智能卡進行寫入、刪除、修改等編輯操作:
系統設置了多種查詢方式,例如按照人員查詢、按照時間查詢、按照地點查詢等:
系統特點
1、體積小,安裝方便,并采用了無源RFID智能卡。
2、 完備的數據統計與信息查詢軟件:系統軟件具備專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包括工人通過坑道的信息采集和統計分析系統,考勤作業的統計與管理分析系統,顯示并打印各種統計報表資料,為高層管理人員的查詢與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3、高度自動化:本系統采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研發而成,它不僅能實現對人員的安全控制、考勤及違章違紀的檢測,同時可以實現對物體的運動軌跡的檢查、區域的進入許可,特別是對危險及重要場所的監控,人員的運行軌跡、危險場所的禁入、警告等。
4、采用了可選擇的兩種通訊方式:本系統考慮到不同使用單位的要求有差異,在讀寫器內部微處理單元增加了存貯功能。在PC機與讀寫器的通訊上可以有兩種可選擇模式:一種是光纖傳輸模式,讀寫器接收到目標信號,經處理后直接傳輸到PC機;另一種是RS485半雙工通訊模式,讀寫器收到目標信號后,經內部微處理器識別后,暫時緩存起來,后通過RS485半雙工方式傳輸給主控機。組網方式靈活,可以適用于多種環境。
5、完善的異常情況(包括無卡非法進入、無效卡、失效卡、黑名單卡進入)報警呼叫系統配置。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RFID成為特殊物品防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