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37
近年來針對一些煤礦事故。我們分析發現存在如下安全隱患:
(1)地面與井下人員的信息溝通不及時;
(2)地面人員難以及時動態掌握井下人員的分布及作業情況;
(3)一旦發生事故,搶險救災、安全救護的效率低,救護效果差。
為此,如何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如何準確、實時、快速履行煤礦安全監測職能,保證搶險救災、安全救護的高效運作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為此公司在總結射頻識別技術經驗的基礎上,采用RFID自動識別技術及網絡視頻監控,開發設計了 “煤礦井下人員、設備監測及跟蹤管理系統”。上述管理系統把尖端的遠距離射頻識別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有機結合,解決了該系統產品應用于煤礦井下的設備安全運行、網絡數據通信、數據的遠距離傳輸、信號轉換接口和信息處理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將為煤礦井下人員、設備監測、控制和跟蹤管理,以及生產統計管理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撐,必將有力地推動了煤礦企業的經濟發展。
系統設計原理和功能:
1)煤礦生產單位在井下坑道、作業面的交叉道口安裝FTRD動態目標識別器、監視器及井下分站設備。
2)煤礦生產單位向下井工作人員頒發并裝備FTRD標識卡(標識卡安裝在安全帽上);同時也給井下設備安裝FTRD標識卡。
3)系統數據庫記錄該FTRD標識卡所對應人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性別、所屬班組、所屬工種、職務、本人照片、有效期等基本信息以及設備的自重等基本信息。
4)生產單位對該FTRD標識卡進行授權后即生效。授權范圍包括:該員工可以準入的坑道或作業面。為防止無關人員和非法人員進入坑道或作業面,系統設置該卡準入坑道或作業面的時效管理模塊及卡的失效、報失等。
5)進入坑道的工作人員必須隨身攜帶FTRD標識卡,當持卡人員經過設置識別系統的地點時被系統識別,系統將讀取該卡號信息,通過系統傳輸網絡,將持卡人通過的地點、時間等資料傳輸到地面監控中心進行數據管理;如果采集的卡號無效、無卡或進入限制通道,系統將自動報警,監控中心值班人員接到報警信號,立即執行相關安全工作管理程序。
6)當設備經過設置識別系統的地點時被系統識別,系統將讀取該卡號信息,通過系統傳輸網絡,設備通過的地點、時間等資料傳輸到地面監控中心進行控制管理。
7)通過監視器實現可視化管理,并且可以通過網絡來控制。
8)坑道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監控中心在第一時間內可以知道被困人員的基本情況、地點,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開展。
9)系統可自動生成考勤作業的統計與管理等方面的報表,提高管理效益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網遠科技RFID 醫療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