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28
》欄目,在節目中展示了共享騎行的便利與智能鎖解鎖的快捷。這種發軔于中國,完全意義上的中國式創新,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對整個信息產業結構的再升級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一路披荊斬棘,飛速發展,受到了全世界矚目。尤其隨著互聯網金融、共享經濟、移動支付等領域的迅猛發展,中國的互聯網已經從模仿發展到自主創新,引起全球關注并學習,“中國速度”早已驚艷了全世界。
“缺芯之痛”推動信息產業發展
中國信息產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在芯片技術、高端裝備智造等技術領域有著更高的要求。我們始終要面對在高端芯片領域的“缺芯之痛”這一無法回避的問題。
自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中將集成電路放在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首位以來,打造集成電路制造創新體系的階段性目標已經實現。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端裝備和材料經歷了從無到有,制造工藝與封裝集成由弱漸強,技術創新協同機制羽翼漸豐……
工信部《物聯網的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再次明確,政府將繼續大力推進物聯網產業,強化產業生態布局,推動物聯網規模應用,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完善標準體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動行業發展。
目前物聯網行業已經逐步擺脫過去的瓶頸階段,隨著新技術的出現,產業鏈各個方面成本的下降,物聯網的發展再次駛入快車道。
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蜂窩物聯網的連接數可以達到17億,全球的規模可以達到47個億,未來幾年,即使在蜂窩物聯網領域,增長也是持續高速增長的。
如今,物聯網進入2.0階段,也可以稱為IoT階段,加之政府政策的出臺,整個物聯網產業環境持續向好。
物聯網需要解決的是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問題,對網絡有著差異化的要求,其中有大量分布在低功耗、廣域網的業務范圍。隨之誕生了NB-IoT這種革新性技術,讓眾多芯片原廠和模塊廠家都在積極響應和紛紛布局,將NB-IoT上升到公司的一大戰略,以高通、愛立信為例的全球尖端芯片供應商,都已圍繞NB-IoT發布了各自的發展方略以及展開相關產業的實驗,搶占先機,研制出自己的專利產品。
專利之爭漸入白熱化
一直以來,技術專利是各家運營商的必爭之地,而實際則是利益之爭。
以高通為例,自CDMA在1985年被高通民用化之后,便圍繞著功率控制、同頻復用、軟切換等技術構建了專利墻。因此,高通在CDMA標準專利相較于其他廠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非常大的優勢,處于引領者的地位。
自CDMA進入中國起,中國電信以及電信手機用戶深受其害。高通以專利授權費、專利反授權、高通稅和賣基帶送SOC的方式,在2014年實現收入264.9億美元,凈利潤79.9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中國。
2016年11月19日,在美國內華達州結束的3GPP RAN1#87會議上,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3GPP確定了中國華為推薦的Polar碼(極化碼)作為5G 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中國再一次突破科技“無人區”,“拿下”5G時代。
5G短碼的確定,意味著被美國高通和法國Turbo統治的3G、4G時代已經宣告結束,未來的全球通信技術標準,將由中國企業參與制定。
華為在5G技術的攻堅過程中,不負眾望,打破了專利上的壁壘,實實在在地攻破了世界通信領域的一大要塞,讓中國企業的話語權大大提升!
不僅如此,華為還是NB-IoT標準制定者之一。
華為不斷發力部署物聯網市場,推廣NB-IoT網絡,發展業務,在全球20多家運營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據Gartner公司預計,到2025年物聯網市場空間將達到1.9萬億美元。未來2-3年內,運營商可以基于4.5G網絡孵化窄帶物聯網業務(NB-IOT)。
ofo助力NB-IoT物聯網技術在全球落地
據悉,從今年年初開始,ofo與華為就共同致力于推動以NB-IoT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落地。2月,ofo與中國電信、華為共同宣布,三方將聯合研發基于NB-IoT技術的物聯網智能鎖,6月,該產品正式在北京商用。
不久前,在德國柏林舉辦華為歐洲生態大會上,ofo與沃達豐、華為達成合作,在歐洲部署搭載NB-IoT智能鎖的小黃車,推動當地智慧城市建設。
ofo小黃車作為行業內首家商用NB-IoT技術的共享單車企業,不斷普及及推廣NB-IoT智能鎖的,將加速推動NB-IoT物聯網技術在全球落地。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史上最全的NB-IoT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