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48
一、系統背景
在銀行、珠寶行、軍隊等機構中存在著大量的固定資產,如重要設備、儀器、裝置、物品等。這些設備傳統的管理方式通常依賴于非自動化的以紙張文件為基礎的系統來記錄、追蹤進出的資產,完全由人工實施企業內部的管理,因此管理效率極其低下,不僅造成大量的人力資源浪費,而且由于人為的因素,資產數據錄入速度慢、準確率低。導致設備管理人員對設備的準確數量、狀態,以及實時位置等信息無法及時全面掌握,甚至與對設備的遺失發現與追蹤也往往滯后很久。隨著企業規模不斷發展,所需管理的固定資產種類與數量也逐漸遞增、領用及歸還頻率逐步增長,管理工作更加復雜和多樣化,傳統的人工管理作業模式和數據采集方式已難以滿足固定資產管理高速、準確的要求。因此,如何通過引進現有的高科技安防手段實現對貴重資產的綜合管理已成為當今貴重及機密機構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舊式的管理制度,通常的資產管理方法容易產生諸多缺點,難以滿足現代化資產管理的需求,其問題如下:
1)資產引入:資產管理人員須手動填寫各項設備數據及檢查設備數目和狀態,動作繁雜,麻煩且耗時、容易出錯;固定資產不易標識、標識易污損、遺失,保存不易;
2)資產的盤點、清查時,管理人員一一手工確認資產,工作量巨大浪費人力資源,并且由于人為的不規范操作容易導致巡檢結果混亂、資產流失等問題;
3)缺乏資產實時統計分析與及時準確的預防性維護數據;
4)無法準確的確定是否維修、修繕、更換設備;
5)資產狀態信息包括在庫、已入賬、報損、待報損、未入賬等,不同狀態的資產通過不同的數據庫來保存,不僅容易造成數據管理的混亂,同時也給統計、查詢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6)數據管理記錄保存方式分立,難以實現數據共享。
二、系統概述
我司RFID貴重資產實時定位追蹤管理系統針對貴重資產安全管理,結合先進射頻RFID技術、無線傳感技術、移動計算技術、數字通信技術、數字視頻技術等,在傳統的貴重資產管理系統基礎上,增加出貴重資產區域安全監控、區域安全設防、丟失報警、非授權移動報警、拆卸報警等功能,并可導入電子地圖實現資產可視化實時監管,克服了傳統貴重資產管理系統中資產安全管理力度不足、手段單一的弊病,實現資產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對于合理配置和利用資產,降低投入成本,增加投入產出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等方面上有著重大的意義。
平臺建設主要包括如下內容:實現對貴重資產的定位管理,包括按時間、區域對位置及移動軌跡的實時監控;實現對貴重資產的常規化任務管理,如:資產引入、領用、借還、清點、報廢等相關管理工作;結合傳感器技術、圖像采集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等手段與資產管理系統對接實現對資產環境安全的實時監控及數據采集記錄;實現資產出入的專業化管理,并自動形成準確可靠歷史行為報表,以便對資產歷史追溯;形成并建立專業的安全報警體系(非法帶出報警、非法拆卸報警、非法移動報警、環境安全報警等),與系統聯動實現貴重資產管理的長效報警機制。
三、系統功能
3.1 資產定位系統
將RFID定位標簽安裝在對應的資產上,通過在不同區域內的讀寫設備對監管區域內的資產情況進行實時的位置、狀態管理,并實現監管區域設防撤防管理、資產授權移動、監管區域劃分、地圖導入等操作,使貴重資產在監管區域內根據其種類、部門、區域實現實時資產追蹤,確保資產安全;資產定位標簽具備防拆卸報警功能,如出現非法拆卸現象,系統將自動聯動報警管理部分進行安全報警,保障資產安全。
3.1.1、資產定位
在管理區域內的資產,可通過各個路徑、大門、室內的定位設備可實時對資產進行定位管理,通過系統將資產(種類、信息)顯示在電子地圖上,并可在系統查詢對應資產歷史移動軌跡,當前狀態等。
3.1.2、監管區設防撤防
對系統管理區域,管理人員可自由進行設防區設置,可在對應電子地圖上劃分不同區域進行區域內資產管理的設防與撤防操作,設防區域在系統電子地圖上以紅色標識。
3.1.3、資產授權移動與防拆卸報警
管理人員可隨時自由設置資產管理權限,如:資產移動權限、資產移動區域權限、資產帶出權限等,授權后資產可根據其對應的權限進行管理區域內使用管理;資產定位標簽具備防拆卸報警功能,對于非法拆卸電子標簽情況通過系統及時進行非法拆卸報警,有效保障資產安全。
3.2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3.2.1、資產建檔管理
資產采購驗收入檔后,操作人員使用RFID發卡機為新增設備發RFID資產管理標簽,標簽內包括寫入資產編號、資產名稱、采購日期、保管人員、資產狀態及相關人員電話等其他信息,標簽粘貼或懸掛與資產表面,至此系統記錄資產入庫完成。RFID資產管理標簽將隨資產生命周期共同使用,方便操作人員今后工作中資產的領用、退還、清點和報損。
3.2.2、資產領用管理
使用在庫資產時,通過系統登記或操作人員使用手持RFID終端讀取資產上標簽信息,確認取用資產后,系統自動修改資產出庫、資產領用人、資產狀態等相關信息,資產出庫操作一步完成,減少操作人員工作強度,減少出錯率。
3.2.3、資產報廢管理
資產報廢或是損毀需要報損時操作人員讀取資產上所附RFID資產管理標簽信息,確認信息后系統自動修改相關信息,減少操作人員工作強度,減少出錯率。
3.2.4、資產清點管理
固定資產清點的目的是清查固定資產帳與實物之間的差別,以便做出相應的處理,以達到帳實相符。在所有的固定資產上貼上資產編號的RFID標簽。清點時,將固定資產帳目按照資產在帳面上的配置地點分別下載到手持終端上。清點人員按照工作計劃,拿著手持終端到相應的地點去逐一掃描該地點所有固定資產上的RFID標簽,終端自動完成實際清點資產情況與帳面情況的對比。清點完成后,形成資產差異表,差異數據按企業資產管理辦法統一手工處理。
3.3、環境管理系統
與視頻采集技術、傳感器技術相結合對系統管理區域內環境及資產狀況進行實時監控,環境管理系統具備溫濕度、煙感監控功能,管理人員可根據要求自由設定溫濕度安全范圍,與報警系統聯動實現環境危險報警;環境管理系統結合視頻采集設備實時對資產狀況、現場環境進行視頻記錄,有效保障資產安全,做到安全問題有據可查、有據可依。
3.4、資產出入管理系統
將RFID電子標簽嵌入固定資產進行綁定后錄入系統,各個區域出入門安裝讀寫設備對資產出入情況進行監控,領用人員需按要求將領用設備信息、用途、使用部門等信息錄入系統,管理部門審批合格后,領用人員對物品進行領用;資產出入管理區域大門,讀寫設備會將相關的資產信息、出入時間、位置等上傳至管理平臺,并錄入系統數據庫進行記錄。對于審批通過的資產屬于合法出入情況,資產出入管理系統會將相應的資產取放信息及時傳送給監控管理中心進行存檔;如資產信息不符或惡意非法帶出,資產出入管理系統會立刻將信息發送到系統平臺,并聯動報警系統進行聲光報警,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和采取安全措施,保障資產安全。
3.5、資產報警管理系統
與各個系統聯動,對資產實現全方位的安全報警管理,如:資產電子標簽非法拆卸、資產未授權帶出及非法區域移動、設防區安全報警、區域環境安全報警等,資產報警管理系統與系統平臺聯動,具備完善的報警體系,及時將對應的報警信息通知相關管理人員及部門,并將報警記錄錄入系統數據庫以便日后查詢、追溯;本系統具備語音報警功能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對應語音提示及報警管理。
四、系統特點
1)系統自動采集資產信息,在整個環節中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信息透明化。
2)系統采集的信息準確性大大提高了資產將來的維護和安全性,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工記錄和統計的失誤率。
3)實現貴重資產安全定位,即實現在一定范圍內對貴重資產實施定位跟蹤,對重要資產離開規定范圍內進行系統報警;
4)系統具有高效的、快捷、準確的統計功能(比如資產總量、設備使用情況、設備資產目前狀態等等相關數據的快速統計)能給管理層提供各種數據來快速決策。
5)對資產歸還時間、設備維護時間可提供條件式的預警提示功能,方便管理部門進一步了解資產使用情況。
6)采用高新技術,能大大提高管理力度,樹立單位新形象。
7)系統對貴重資產出入自動、快速、遠距離識別,自動登記資產的負責人、是否經過申報審批使用、出入時間等信息,對非法狀態及時報警,大大提高資產的安全。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基于RFID的智能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