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54
這是一款很先進的裝置,它可利用紫外成像技術,診斷設備電場畸變、電暈效應和局部放電水平,從而發現設備隱患。
線路運行維護人員手持檢測裝置的場景,隨著我國電網建設規模的擴大、智能電網建設的提速,變得幾乎處處可見。但尷尬的是,雖然國內市場對電力監測設備需求越來越大,但先進技術和產品大多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我國電力檢測、監測技術亟待創新。
根據業界的普遍共識,電力監測設備一般分為開關柜檢測、監測設備,電纜檢測、監測設備,變壓器檢測、監測設備等幾大類。賽迪顧問公布的報告顯示,國產產品在上述戰線中幾乎全面“淪陷”。
以電纜檢測、監測產品為例,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生產電纜檢測、監測設備的企業很少,主要有廈門紅相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亞卡黎實業有限公司等,更多的國內廠家則以代理國外產品為主,該類進口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65%左右。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向筆者透露,在電力監測設備領域,一些看起來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國內生產企業,其實也以代理國外產品為主,自身擁有的具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寥寥可數。
“我國電力設備的狀態檢測、監測技術相對落后,設備性能不佳,高端設備多為國外進口產品,因此在市場上占有較大份額的,大多為國內公司代理的國外先進產品?!痹撊耸勘硎尽K惶隙ǖ嘏袛?,“國內企業自主研發的產品也在逐漸增多,或許未來國產化的產品會逐步占領市場。”
目前的情況是如何造成的?業界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該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內企業的技術積累仍然不足。
據了解,電力設備檢測、監測技術在國外發展較早,特別是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有幾十年的應用和實踐經驗。而國內市場此前發育得并不充分,設備制造企業大多重視主要設備,忽視附屬設備研發。結果直到今天,國內企業要么沒有研制出產品,要么在產品實用性和測試結果判斷方面,還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
事實上,國內已有多家研究機構和電力設備廠商正在開發或開發出在線檢測設備。雖然大多仍停留在借鑒和模仿國外產品的階段,但發展基礎基本建立起來。許多國內代理商自上個世紀末將狀態監測類產品引入國內后,經過多年的努力,已逐步建立起該類產品良好的市場信譽,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并逐漸明確監測產品和技術的發展方向。這為上述企業進軍電力監測設備市場奠定了基礎。
據賽迪顧問公布的報告,國內廠家目前正分別針對氣體分析、局部放電、紅外成像等不同技術路線開展研究。其中,開展氣體分析技術研究的有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局部放電技術研究的有廈門紅相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金源電氣有限公司;開展紅外成像技術研究的有寧波理工監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上述企業的產品研制進程目前尚不可知。但智能電網建設大潮即將到來,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力監測設備的大量需求近在眼前,但愿國內制造企業能抓住這一歷史機遇。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施耐德電氣全力以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