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7 點擊率:48
摘要:數控機床是先進制造技術的基礎設備,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掌握數控編程技術是充分利用好這類裝備關鍵,也是我們提高數控銑削工程訓練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志。
關鍵詞:數控機床 數控銑削加工數控編程 “R”參數編程
“數控銑削技術訓練”是我中心新近開設的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工程訓練科目。在教學形式上,它不同于過去傳統的、機械的“金工實習”。其訓練目的是:了解當今先進的機械制造方法,充分發揮當今大學生知識新、反應快、創造力強的特點,結合具體的實踐教學,廣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由于受客觀條件和教學時間的限制,自動編程(計算機編程)在目前各高校的工程訓練中還未被普及,為了了解編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手工編程仍為最常用的基本訓練內容之一。
對于加工形狀簡單的零件,計算比較簡單,程序不多,采用手工編程較容易完成,因此在點定位加工及由直線與圓弧組成的輪廓加工中,手工編程仍廣泛應用。但對于形狀復雜的零件,特別是具有非圓曲線、列表曲線及曲面的零件,用一般的手工編程就有一定的困難,且出錯機率大,有的甚至無法編出程序。而采用“R”參數編程則可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非圓曲線輪廓零件的種類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非圓曲線零件,編程時所做的數學處理是相同的。一是選擇插補方式,即首先應決定是采用直線段逼近非圓曲線,還是采用圓弧段逼近非圓曲線;二是插補節點坐標計算。采用直線段逼近零件輪廓曲線,一般數學處理較簡單,但計算的坐標數據較多。
等間距法是使一坐標的增量相等,然后求出曲線上相應的節點,將相鄰節點連成直線,用這些直線段組成的折線代替原來的輪廓曲線(見圖 1 )。其特點是計算簡單,坐標增量的選取可大可小,選得越小則加工精度越高,同時節點會增多,相應的編程費也將增加,而采用“R”參數編程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點。
現今數控銑床一般都具備“R”參數編程功能,如西門子802D數控系統,這給手工編寫某些復雜圖形的程序帶來了方便。如圖 2、3 所示,當要加工一個周期的正弦線時,通常的方法是采用自動編程,若用手工編程,則可用“R”參數編程較簡單。曲線上坐標點選取的多少,可視加工精度而定。
“R”參數編程的實質,就是用變量“R”編寫出“子程序”,并根據“R”數值的條件,
多次調用“子程序”,以簡化編程。如:用變量R1表示上圖中從0到2л各點弧度值;用[ X=100*R1/2л,Y=25*SIN(R1)]表示一個子程序,若要在正弦線上選取1000個坐標點,只可將子程序調用1000次即可。
合理的選用“R”參數編程,可以提高某些零件的加工精度(多選節點)和編程效率,它也是手工編制復雜零件程序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不具備計算機自動編程的情況下一般常采用這種辦法。
編程舉例:(西門子802D系統)
試用“R”參數編程的方法編制整圓的程序(如圖4 )。
分析:若不用圓弧插補,可將圓均分成360份,再用直線插補連接。變量R1=50表示半徑,R2=360表示共分了360份,R3=1表示間隔1份,R4=0表示初始角度。
程序如下:
O0001
N10 G54 G42 G90 G00 X50 Y0 Z100
N20 G01 F20 S600 M03 Z-10
N30 R1=50 R2=360 R3=1 R4=0
N40 AA:X=R1*COS(R4) Y=R1*SIN(R4)
N50 R4=R4+1 R2=R2-R3
N60 IF R2>=0 GOTOB AA
N70 G00 Z50
N80 G40 M2
注解:程序中,N30程序段為條件設定;N40程序段即為程序名為AA的子程序;N50 中R4、R3是參數變量,每調用一次,R4將增加1度,R2減少1份;N60中 IF為有條件的,GOTOB 表示向前跳轉,就是只有當R2大于等于零時才向前跳轉到子程序AA處。
以上程序可以看出,用“R”參數編程,不管選取的節點是多少,其程序段不會增加,這就是“R”參數編程的主要特點。
“R”參數編程千變萬化,掌握它的關鍵就在于抓住圖形輪廓規律,靈活地運用好變量“R”,結合其他科目知識,開發自己的思維空間,這一點也是被實踐教學所證實的。“R”參數編程對大學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它是展示自己數控編程技巧的體現。例如,我校化工學院2002級封振宇同學在一天半的數控銑削加工訓練中,就是充分利用了“R”參數編程功能,設計、編制、加工了如圖 5 的工件,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評。
編程思路:圖中的三個風帆用了“R”參數編程,它們水平方向的間隔為30毫米,高度兩端相同,中間一個高10毫米。由于三個風帆大小相同,因此,X方向的數值用實際值加R1表示,Y方向的數值也要再加上一個R6。參數條件:R1=0;R1=R1+30;R5=90*R3;R3=0;R3=R3+1;R6=10*SIN(R5)。即加工第一個風帆時,R1、R6都為0,加工第二個風帆時則R1變為30+0,R6為10*SIN(90)。最后R3<3為跳轉的條件,即共跳轉兩次。
主要程序:
------
N80R1=0R2=30 R3=0R4=10
N90AAA: R5=90*R3
N100 R6=R4*SIN(R5)
N110 X=35+R1 Y0
N120 G01Z-1
N130 Y=15+R6
N140 X=17+R1
N150 G02 X=28.5+R1 Y=60+R6 CR=40
N160 G01 X39+R1Y60+R6
N170 G03 X=X41+R1 Y=15+R6 CR=38
N180 G01 X=35+R1Y=15+R6
N190 G00Z20
N200R1=R1+R2 R3=R3+1
N210IF R3<3GOTOBAAA
N220G00 Z50 M2
單從圖形上看,封振宇同學的設計并不復雜,但其精華之處就在于合理運用了“R”參數編程,并通過正弦線的最大值、最小值使風帆高度有所變化。即使增加風帆數量,程序段的總量也沒有任何變化。例如:要將風帆改為10個,只需將程序中R3<3改為R3<10即可。
典型零件編程:
生產中常用的零件,如凸輪、齒輪、離合器、螺旋線等都可用“R”參數編程。等速凸輪由于其輪廓線為阿基米德螺旋線,所以編程比較簡單,如圖 6所示。
已知:半徑R=40;OD=60;角BOD為90度。
分析:先將工作曲線分成90份,R1=90;再算出90份中的升高量,R2=(60-40)/90;B點的起始角為零度,R3=0;半徑R4=40;間隔R5=1。起始增量R6=0。
主要程序:
------
N100 G90 G1 F20 X40 Y0
N110 R1=90 R2=20/90 R3=0 R4=40 R5=1 R6=0
N120 ABC:X=(R4+R6)*COS(R3)
Y=(R4+R6)*SIN(R3)
N130 R6=R6+R2 R3=R3+1 R1=R1-1
N140 IF R1>=0 GOTOB ABC
N150 G0 Z50 M2
三軸聯動的“R”參數編程
一般的模具加工多為三維立體加工,掌握好參數變量“R”的規律,同樣可進行“R”參數編程,實際上,在原兩維平面加工的基礎上再加上垂向的變量“R”,即可實現三維立體加工。應值得注意的是,垂向變量Δ垂的取值大小將影響平面尺寸,所以必須精心計算。如圖7 所示:已知高60(R1=60),寬40,上底與下底單面差(100-80)/2=10。
分析:取R3=1000(1000份);X方向每次單邊縮小R2=10/1000,開始點的單邊縮小量為R4=0,垂向每次提高R5=60/1000,開始點的提高量是R6=0。
主要程序:
------
N100 R1=60 R2=10/1000 R3=1000 R4=0 R5=60/1000 R6=0
N110 XYZ:Z=R6
N115 X=R4 Y0
N120 X=100-R4
N130 Y40
N140 X=R4
N150 Y0
N160 R6=R6+R5 R4=R4+R2
N170 IF R6<=R1 GOTOB XYZ
N180 G00 Z100 M2
總之,“R”參數編程簡單易學、實用,趣味性大,在編程中它可以將數學公式、微分方程等有關知識結合到程序中,它也是利用基本計算方法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