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2 點擊率:146
<script
var cpro_id = "u1457042"; <iframe id="iframeu1457042_0" ochm?rdid=1457042&dc=2&di=u1457042&dri=0&dis=0&dai=3&ps=425x362&dcb=BAIDU_SSP_define&dtm=BAIDU_DUP_SETJSONADSLOT&dvi=0.0&dci=-1&dpt=none&tsr=0&tpr=1459710951730&ti=%E4%B8%A4%E7%A7%8D%E5%85%B8%E5%9E%8B%E6%8E%A7%E5%88%B6%E6%96%B9%E6%B3%95%E5%9C%A8%E9%80%86%E5%8F%98%E5%99%A8%E6%8E%A7%E5%88%B6%E5%99%A8%E4%B8%AD%E7%9A%84%E6%AF%94%E8%BE%83_%E7%94%B5%E6%B0%94%E8%87%AA%E5%8A%A8%E5%8C%96%E6%8A%80%E6%9C%AF%E7%BD%91&ari=1&dbv=0&drs=1&pcs=645x335&pss=970x426&cfv=0&cpl=22&chi=50&cce=true&cec=gbk&tlm=1402382055<u=http%3A%2F%2Fwww.dqjsw.com.cn%2Fdiangongdianzi%2Fdianlidiangong%2F3139.html&ecd=1&psr=1366x768&par=1366x728&pis=-1x-1&ccd=24&cja=false&cmi=34&col=zh-CN&cdo=-1&tcn=1459710952&qn=93e824a343ca9d53&tt=1459710951705.200.369.369" vspace="0" hspace="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style="border:0; vertical-align:bottom;margin:0;" allowtransparency="true" align="center,center" width="200" height="200" frameborder="0"> |
0 引言
逆變器可以采用的控制方法種類繁多,不同的控制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及適用場合[1][2]。從控制環路的角度看,可以分為開環控制、單環控制、雙環控制以及多環控制。
開環控制無論在靜態特性或動態特性方面都無法滿足UPS逆變器的要求。為了獲得逆變器輸出電壓良好的靜態和動態特性,可以采用輸出電壓單環瞬時值反饋控制。這種控制方法能夠實時地調節輸出電壓的波形,比較好地抑制元器件的非線性特性和直流母線電壓波動帶來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逆變器的靜態和動態特性。但是由于這種控制方法只有單電壓環控制,當負載發生比較大的動態變化時(如負載的電流突然變大),逆變器的輸出電壓會有比較大的畸變,而且動態調節比較慢。由于這種系統是二階振蕩環節,負載越輕,動態調整時間越長,且輕載時閉環系統的根軌跡靠近虛軸,系統穩定性差。為了進一步提高逆變器的控制特性,可以采用雙環和多環控制,由于多環控制比較復雜,目前實際應用中采用很少。雙環控制由于控制性能良好,控制方便而得到了較多的應用。本文針對輸出電壓和濾波電容電流反饋以及輸出電壓和濾波電感電流反饋的兩種典型雙環控制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
1 兩種反饋環路的逆變器控制模型
圖1是全橋逆變器的主電路圖,Vd是直流電壓源,S1~S4是4個IGBT開關管,L和C是濾波電感和濾波電容,用于濾除逆變系統中的高次諧波。rL和rC是濾波電感和濾波電容的等效串聯阻抗。ZL是負載,負載可以是純阻性也可以是非線性等。圖1所示的逆變器主電路圖由于開關器件的存在是個非線性系統。但是,當器件的開關頻率遠遠大于逆變器輸出電壓的基波頻率時,可以用狀態空間平均和線性化技術來分析。按照圖1所示,可以得到下面的逆變器模型的動態方程:
式中:iC,iL,iZ分別是電感、電容、負載的電流。
上面的動態方程顯示了逆變器中各個量的相互關系。在上面建立方程的過程中,逆變器可以看作一個具有恒定增益的放大器。以前面的動態方程為基礎,可以設計一個如圖2和圖3所示的控制器模型。其中的系數定義如表1所列。
從上面的控制框圖中可以看出,電感電流反饋和電容電流反饋的控制差別只在于電流反饋的路徑不同。控制環的結構是相同的,這樣在設計閉環參數時,可以使用相同的設計方法,因此,從反饋參數的設計上講,兩種控制方式的設計方法可以完全相同,只是參數的量值有所變化。
控制器參數的設計要使得系統在低頻區域有很大的放大倍數,以提高系統的穩態性能;中頻段的斜率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且中頻段要有一定的寬度,這樣系統的相位余度較大。系統的穿越頻率越高,系統的響應速度越快,但是太高會引入高頻干擾。高頻段的設計要求隨著頻率的增加,控制器的幅頻特性迅速減小,以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2 兩種反饋控制方式的實驗結果
依據前面所述的控制原理,設計了一個額定輸出功率800VA,輸出電壓115V正弦波,輸出頻率400Hz的逆變器。在這個逆變器中,分別進行了電感電流反饋和電容電流反饋兩種饋兩種方式控制方式的比較,用來說明兩種控制方式的特點。
為了對比需要,本文所有電感電流反饋實驗中的參數相同。同樣,所有電容電流反饋實驗中的控制參數也相同。圖4~圖9是線性負載時的實驗波形,圖10~圖13是整流橋負載時的實驗波形。從圖4~圖7可以看出兩種控制方式下的空載輸出電壓和滿載輸出電壓波形THD基本相同。由于電容電流是輸出電壓的微分,對輸出電壓的變化有預測作用,動態響應速度應該很快。而電感電流反饋的電流也包含了電容電流,因此,也有較快的響應速度。從圖8和圖9可以看出,電容電流反饋和電感電流反饋時逆變器的切換時間和超調基本相同。從圖10~圖13可以看出,對于整流橋負載,電容電流反饋控制時輸出電壓要比電感電流控制時輸出電壓波形質量好很多。圖13中輸出電壓的THD為7%。適當改變控制參數,圖13中的THD可以減小。由于電容電流是輸出電壓的微分,對負載電流的突變非常敏感,能在輸出電壓畸變之前作出校正。因此,如上面實驗波形所示,電容電流反饋時逆變器輸出電壓的波形質量比電感電流反饋時的輸出電壓的波形質量好得多。電感電流反饋可以根據系統的要求,使用和穩態時相同的參數來實現自動限流保護,效果如圖14所示。和電感電流反饋不同的是,穩態時電容電流不能反映負載的大小,因此,電容電流反饋不能直接依靠和穩態時相同的反饋參數來實現限流保護,如果要實現限流保護,需要采用其他方法[3]。
3 結語
分析說明電容電流反饋和電感電流反饋控制器的設計原理相同。線性負載穩態時兩種控制方式所產生的輸出電壓波形質量都比較好,暫態時動態響應也都比較快。但是對于整流橋負載而言,電容電流反饋的控制結果要比電感電流好很多。因此,電容電流反饋的負載適應性要比電感電流反饋好得多,適用于線性負載、整流橋等負載。電感電流反饋適用于線性負載和需要限流保護的場合。本文的設計是通過模擬控制方式實現,與目前流行的各種復雜數字控制方法比較,輸出波形質量基本相當,但具有設計簡單,成本低的優點。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