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75
對光進行檢測的方法主要使用光電晶體管、光敏電阻或光電二極管來實現,但對于當今應用的總的光感要求來說,基于IC的單片光電二極管是比較好的選擇。光電二極管是用于探測光并生成電流的半導體,它基于單晶硅片構造而成。一個典型的光傳感器主要包括一個光電二極管、一個電流放大器和一個無源低通濾波器,以檢測并處理光輸入引起的輸出電壓信號。把這些器件集成并采用小型封裝對終端用戶使用來說是非常方便的,迎合了當前的市場需求。
為應用選擇適當光傳感器需要知道哪項重要規格是最為關鍵的,最需要關注哪些參數。一般來說,在選擇一個光傳感器時,需要著重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光譜響應/IR抑制:環境光傳感器應該僅對400nm至700nm的范圍有感應。
Lux的最大范圍:直射陽光可以多達130,000Lux,但是大多數應用要求最大范圍為僅為10,000Lux。
低Lux光敏度:根據光傳感器位于頂端的鏡片的類別,光衰減可以為25-50%。如果低光敏度非常關鍵(<5Lux),必須注意選擇可以在這個范圍內工作的光傳感器。
放大器和ADC:一些傳感器可能提供非常小的封裝,但是卻需要一個外部放大器或無源元件來獲取所需的輸出信號。具有更高集成性的光傳感器省去了對于外部元件的需求。
功耗:對于要承受高Lux級(>10,000Lux)的光傳感器來說,最好采用一個非線性光到模擬輸出光傳感器,或一個光到數字輸出的光傳感器。后面還會將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封裝大小:對于大多數應用來說,封裝都是越小越好。現在可提供的封裝為2.0mm×2.1mm光學DFN,而1.3mm×1.5mm4lead封裝則是下一代封裝。
確定了上述重要規格,下一個問題就是哪類輸出信號最有利于目標應用。對于大多數光傳感器,它的輸出主要有線性輸出電流、線性電壓輸出、數字輸出、非線性電流或電壓輸出等等。每種都具有它們的優勢,下面對此進行說明一下:
線性模擬輸出—電流或電壓輸出:更常見的感應器輸出,快速響應時間,在控制器中集成ADC轉換器,電壓輸出省去了對于外加電阻的需要并提供一個低阻抗輸出。電流輸出需要在輸出添加無源元件來將電流轉換為電壓、設置傳感器的增益范圍并根據需要增加低通或高通濾波器。
非線性模擬輸出—電流或電壓輸出:允許極弱光敏感度和最大動態范圍,感測光與人類察覺光的方式更加類似,電壓或電流非線性輸出的選擇,電壓輸出為低阻抗而電流輸出為高阻抗。
數字輸出:輸出可以直接與控制器相連接,數字輸出本身比模擬輸出更具有噪聲免疫性,允許傳感器具有更多的數字功能,更易于在通用I2C總線上的網絡工作,更易于允許將多個光傳感器置于同一個I2C總線上,恒定功耗。
用戶按照上面的要求,就能夠選擇出最適合于實際運用的光傳感器,不要一味盲目去選擇最好的,因為性能最好,也意味著價格更高。
</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