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30 點擊率:308 品牌:EMS
2008年前,MEMS陀螺儀傳感器芯片對中國人來說還極為陌生,所有核心技術均掌握在兩家歐美企業手中。不過,2009年的上海,中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EMS陀螺儀傳感器芯片誕生在了張江。這款芯片的“父親”,是中央“千人計劃”專家鄒波,上海深迪半導體公司的CEO。
1994年,大學畢業的鄒波來到號稱“芯片天堂”的美國硅谷。在那里,這個本來學機械的小伙子改行學起了電子技術。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后,他留在了美國,先后在惠普、安捷倫以及埃姆斯實驗室工作了十多年,專業便是MEMS陀螺儀傳感器的研發。
但他就是覺得激情在不斷消逝。2008年年初,他開始重新思考人生,“激情該如何找回?我不斷問自己。想了很久,我發現,我的基因里藏著創業夢”。
要創業,對于一個身處異鄉的年輕人何等艱難?鄒波把目光投向祖國,這片生機勃勃的熱土不斷刺激著他的神經。“回國!”2008年8月,他帶著創業資金,來到張江高科技園區。
當時,MEMS陀螺儀傳感器芯片在國內是一片空白。從研發到管理,作為“海歸”的鄒波很快遭遇水土不服。一個極為典型的表現是公司內部的“土洋之爭”:以項目跟蹤流程為例,美國習慣于使用專業軟件將項目時間點、與子項目關系等數據完整記錄下來;但許多國內研發人員根本不會使用此類軟件。“這就像開車,美國人習慣方向盤在右邊,可國內習慣方向盤在左邊,一來二去,很容易‘撞車’。”
作為研發團隊掌舵人,鄒波主動提出對本土人才進行軟件培訓,同時也要求“海歸”們調整工作方式。幾個月后,公司所有人都可以熟練應用軟件,鄒波也學會了換個角度看本土員工。他組織活動促進相互溝通,與員工一起打球、吃飯,還有的放矢地促進核心團隊與中層干部磨合。“在技術上,我鼓勵大家有爭論,可以為一個細節爭得面紅耳赤;在生活上,為大家構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
如今,鄒波的公司中“土洋之爭”少了很多,一種相互帶動、取長補短的氛圍正在形成。一組成績或許能說明問題:從2009年年底深迪推出中國首款消費級商用單軸MEMS陀螺儀傳感器以來,他和他的研發團隊于今年6月推出了中國首款消費級商用三軸MEMS陀螺儀傳感器。鄒波本人繼入選上海“千人計劃”專家后,又入選了中央“千人計劃”專家。
“作為中國人,我希望祖國足夠強大;對于從事MEMS陀螺儀傳感器芯片研發的人來說,我希望中國能站在這個領域的巔峰。”創業之初,鄒波便暗下決心,深迪不但要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和消費級MEMS傳感器供貨商,而且要不斷突破MEMS核心關鍵技術,推動智能傳感芯片產業及其產業鏈的實質性發展。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